本网讯(通讯员 彭廷)10月12日,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2021年全国水稻绿色高效模式培训班”在信阳光山召开。校党委书记魏蒙关带队出席活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粮食处副处长陈明全,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副处长万克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军,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易玉林等出席会议。来自上海、江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作物)技术推广站(中心)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办公室、社会服务处、农学院负责人陪同参会。

培训班现场
魏蒙关一行观摩了“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查看了我校作为技术研发和技术支撑单位实施的以头季未成熟水稻生产全株青贮饲草、再生季水稻收获优质稻米的千余亩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试验示范情况。并实地参观了河南富仁辉实业有限公司围绕新型再生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的集新型再生稻种植、头季全株水稻青贮、湖羊(夏南牛)养殖、再生季稻米加工、牛羊粪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我校农学院赵全志教授、彭廷教授对新型再生稻示范和试验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讲解。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向与会领导介绍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长势情况
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是由我校农学院赵全志教授团队针对江淮稻区再生稻优质不高产、南方稻区优质饲草来源不足的问题,于2019年率先开展了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种植模式探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在保障粮食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获一季优质饲草的新路子,增加了稻农综合收益,实现了粮饲统筹。2020年,头季亩产青贮饲草3815公斤,再生季亩产稻谷504.1公斤。2021年,头季机收条件下亩产青贮饲草3648公斤,目前再生季水稻长势良好,理论测产稻谷达550.8公斤。该技术目前已入选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订立项。赵全志教授以《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为题向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
期间,魏蒙关一行看望了在当地研究基地进行科研工作的我校研究生,对他们在社会服务生产一线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编辑/谢东明 杨钰晨 签审/王建忠 审核/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