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谢东明)12月20日下午,2021年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我校。来自中央、地方的20多家主要新闻媒体集中采访了“大国工匠”获得者、农学院陈彦惠教授及其团队。
此次集中采访活动由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委网信办联合组织,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采访期间,通过陈彦惠及其团队代表吴连成、苟明月、苏慧慧等人的讲述,记者们进一步了解了陈彦惠教授在近40年的科研教学职业生涯中,为了追寻和实现玉米的强国梦,为让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的中国玉米,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应用、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的不懈追求和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我校科研工作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

热烈有序的采访现场
今年63岁的陈彦惠教授是我校玉米育种方向的主要带头人,现任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主持培育国家和省级审定新品种16个,在我国三大玉米产区推广8000多万亩,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PAN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超85亿元。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乎中国人饭碗安全。采访团成员为陈彦惠教授的工匠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全面、深入细致剖析,将一个有血有肉、有工作热情、有创新成果的“大国工匠”展现在读者、观众面前,向全社会诠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着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为中原更加出彩书写华丽篇章。
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农学院负责人全程组织协调此次集中采访活动。
编辑/谢东明 签审/周红飞 审核/王红艳